宜蘭市東嶽廟主祀東嶽仁聖大帝。在1857(咸豐7)年噶瑪蘭廳通判秋日覲就想要創廟,只是被調職而作罷。直到1878(光緒4)年,知縣馬桂芳才促成興建,當時的廟宇是木造建築。1922(大正11)年,嶽帝神靈顯赫,庇祐眾生,士紳發起重修東嶽廟。戰後,1964(民國53)年,波密拉、歐珀颱風襲擊,東嶽廟幾乎全毀,士紳蘇耀南等人發起重修。1984(民國73)年組織管理委員會,擴建三層樓的宮殿式建築,於1987(民國76)年完工。 東嶽廟重視文化的保存與推廣,例如:闢建神將堂收存各神明會的大神尪,與宜蘭國小合作舉辦神將文化體驗活動,委託學者專家編製東嶽廟誌,成立東嶽廟文化博物館典藏各項重要文物等等。在東嶽廟裡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像是知縣彭達孫所捐的「帝出乎震」匾額,中國福州塑造的軟身東嶽大帝神像,文武判官、六部司、陰陽司及十殿閻羅栩栩如生的神像,幾個造型古樸的木香爐。很特別的是,廟方還保存了具有歷史價值的藥籤簿及靈籤簿手寫本。 原先東嶽廟在每年農曆3月28日舉辦祭典及繞境,各神明會及東嶽大帝龍轎巡狩宜蘭市區,前一晚則是由神明會的大神尪進行暗訪,後來因為避免鋪張浪費,改為與城隍廟輪流舉辦,兩年才輪到一次。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