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佛光山蘭陽別院所整理沿革資料,可分為五個時期: 一、啟昌堂時期:1825(道光5)年,雷音寺前身為啟昌堂,屬於佛教龍華派,為三合院建築,「菜堂」之名也是因此而來。目前一樓念佛會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阿難尊者及大迦葉尊者佛像,當時就有的。 二、雷音寺時期:雷音寺一名始見於1933(昭和8)年佛教刊物中,何時改名為雷音寺則無法考證。1953(民國42)年,宜蘭在地居士迎請星雲大師宣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信徒反應良好,大師決定留在這裡弘法。 三、宜蘭念佛會時期:大師來到宜蘭後,組織蓮友成立「宜蘭念佛會」,帶動學佛共修的風氣。「 念佛會」幾乎成了 「雷音寺」的代名詞,至今仍是宜蘭市的客運站名。。 四、雷音寺重建時期:1963(民國52)年,歐珀颱風來襲,雷音寺損毀嚴重,大師率信眾發起重建四層樓高的大殿 ,成為當時宜蘭市的新地標。 五、佛光山蘭陽別院時期:1997(民國86)年動土,2001(民國90)年正式啟用,一樓念佛會 ,二至五樓佛光大學城區部,六樓會議室,七樓佛光緣美術館及纪念館,八樓客房,九樓禪堂,十樓為五觀堂,十一、十二樓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五部大經經柱,十三、十四樓大會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