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薛培德牧師居所-1960年代天母洋房生活寫實(16):閱讀中的藍欽

薛培德牧師居所-1960年代天母洋房生活寫實(16):閱讀中的藍欽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薛培德牧師居所-1960年代天母洋房生活寫實(16):閱讀中的藍欽

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位於臺北市天母。寬闊的客廳中,薛培德牧師的友人─藍欽(James L. Rankin,一名駐臺美軍)坐在沙發上閱讀。地板上鋪著細麻繩織成的地毯,據當地人所說,這種地毯當時曾流行一陣子。從照片中可以觀察出住戶的生活條件,客廳裡的擺設風格不全然是西方風格,其中也混雜著一些臺灣本地的文化、器具,像是家具是以竹、藤製成,而非木製;牆壁上的掛軸是仿徐悲鴻的馬畫,據當地人說,以前在,以前在中山北路三段上有個路邊畫廊(大同學院對面),由於中山北路與天母相通,且一些酒吧、美軍俱樂部在這附近,所以經常吸引駐臺美軍來此買畫。由於外國使館、外國學校多位於此處,吸引了當時暫居臺灣的外國人聚居於此,一些有財力的當地地主、商人便興建了洋房出租給外國人使用。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薛培德牧師居所-1960年代天母洋房生活寫實(16):閱讀中的藍欽 / 撰寫者: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5433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
貢獻者
檔案管理者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者
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zh-TW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