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扛乩─桌頭

扛乩─桌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在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裡,許多宮廟或神明壇會有「乩童」和「桌頭」兩者相互配合,提供信眾「問事」的服務。在馬祖,乩童則是由扛乩的「乩將」取代。(乩童是被神靈附上身,乩將則是扛著神輿請神上座) 執行扛乩事務則有一組工作團隊來擔任,負責抬神輿的轎夫,在民間稱為「乩將」或「轎腳」,為替神輿提供腳力與輔助示意。儀式中,對神輿在供桌上寫字畫圖加以解讀的人,稱為「桌頭」;通常桌頭由年長的資深乩將產生,以其經驗對神意作權威性的解釋,擔當桌頭的人數不多,扛乩現場通常只有一位協助信徒判讀神跡。 求問當中,桌頭為求慎重,還會問神輿所解讀對或否,一直到信徒疑問解答完畢,相關工作人員請他回神龕,參拜後收好轎桿,安放神輿至地面,才恢復原狀。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賀廣義(2011)。民間信仰篇。島嶼 群落 祭祀(頁52-57)。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山本軍團(無日期)。擺暝。卡蹓趣西莒。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6/jhps104/festival_a01.htm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