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榮化工事件在台灣環保運動歷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當地居民連續圍堵工廠四百多天,唯一的目的就是使製造環境公害的工廠停工。發生事件的水源里和千甲里是傳統農業區,其中一部分被編訂為工業區,雖然後來廢區,但原本的工廠仍在。李長榮化工曾將有毒廢水排入頭前溪,也有大量廢氣產生破壞農作物,但影響最大的是平常空氣汙染及地下水源汙染。民眾採取柔性抗議、向各級機關陳情都無人理睬,這四百多天被學者戲稱為沒有政府的日子。水源里民訴求很清楚就是不再有公害發生,省主席卻反而指責居民的不是,反觀在野黨對居民展現關心及協助。工廠認定居民不可能放下工作長時間圍堵,但卻忽略了七十歲以上的阿公、阿嬤為了救家園每天都去圍堵工廠,一到黃昏後換下班的年輕人守夜,面對原本的負擔,農業社區動員力迅速調整的作息,最後竟然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最後李長榮化工只好停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