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石榴車站

斗六石榴車站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石榴班驛設立於明治38年(1905),但因業務冷清,遂於明治41年(1908)裁撤,一直等到昭和16年(1941)日本為了軍事以及路用石碴需要,在原石榴班驛北方新建「石榴班石碴支線」,並在原址復設石榴班信號場,以利石碴支線的營運。

今日所見的站房完成於昭和14年(1939),車站主要由事務室(辦公室)、信號室(行車運轉室)、宿值室(休息室)、廊下(走廊)及儲藏室等空間組成,站體原為島式月台,後來降為招呼站之後,站內側線全部拆除,僅留下兩條通過線。國民政府來台後,在民國39年(1950)由「石榴班號誌站」改名「石榴班車站」。2006年12月22日雲林縣將石榴車站站房和周圍的職員宿舍以「石榴站車站及職員宿舍」之名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2012年完成整修站房木造結構及進行外觀除漆工程。雖然石榴班車站是縱貫線南段停靠車次及使用人次第二少的車站,但是木造建築站體保存完整,近年逐漸成為火車愛好者拜訪之處。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斗六石榴車站 / 撰寫者:許逢麟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4771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31526
所在地-經度
120.580161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自行整理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
交通方式
火車;機車;汽車;腳踏車;走路
撰寫者
許逢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