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金熙宮

斗六金熙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金熙宮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大正4年(1915)台南州祠廟台帳(調查報告書),昭和5年(1930)複查各祠廟祭祀沿革的「台南州祠廟名鑑」記載,江厝仔金熙宮建廟於嘉慶年間,主祭玄天上帝、大道公、主公元帥。所以也是一座年代久遠的老廟。

明治39(1906)年3月17日梅山大地震,金熙宮嚴重損壞,當時的保正廖廍仔庄人廖王寄附二十餘元發起重修,依據斗六受天宮的資料顯示,當時公務人員薪水月俸為27元。民國58年廖朝宗、劉新火、劉新造、劉新裕等村中耆老籌建重修,風水走向是倚靠在龍身中間,龍頭在莊頭,龍尾在莊尾,呈冖字型,穴位是獅子弄球穴,農曆10月份入火安座。鎮殿前為開基三上帝公,左為開基三太子,右為了護法趟元帥,三上帝公和三太子,為江厝金熙宮開基法主公。江厝仔金熙宮看起來氣宇非凡,在雲林天災人禍多的環境中,不斷地重建,顯示先民堅毅的精神。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斗六金熙宮 / 撰寫者:施朝祥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4766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江厝里3鄰江厝路62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669029
所在地-經度
120.514021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廖谷基口述,施朝祥整理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
撰寫者
施朝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