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吳厝朝興宮

西螺吳厝朝興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雲林縣西螺七崁有個「吳厝里」,雖名「吳厝」,但想在村子裡找到任何一戶吳姓家族,簡直比登天還難!早期的吳厝確實是由吳姓移民率先入墾,但因墾地緊傍曾為濁水溪主流「虎尾溪」,田園房屋經常遭河水淹沒,吳家只好舉族他遷,接續開墾的就是現在吳厝的大姓-廖家。吳厝的信仰中心-朝興宮,相傳於乾隆年間建廟,廟內雖有一只「大明宣德爐」,但相關史料仍無法證明「吳厝媽」為明代雕塑的神像。

吳厝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民國52年「吳厝媽」自個兒發動重建廟宇的故事。媽祖婆找了一位名叫「林廖高松」的農夫為乩,傳達想蓋新廟的旨意,經法師確認後,吳厝便開啟了龐大的建廟工程,挨家挨戶,不分男女,輪流到虎尾溪搬運砂石做為建材。朝興宮廟地的後方是一座大魚池,婆婆媽媽都喜歡到池邊搓洗衣物兼聊八卦,媽祖婆特別降乩指示,不得以污穢不潔的池水澆灌水泥和磚頭,偏偏有工人貪圖便利,明知故犯。結果,有一名工人回家之後,肚子忽然痛個半死;另一名工人的老牛則在搬完磚頭的隔天,突然跛腳無法走路,嚇的兩名工人趕緊奔向臨時紅壇向媽祖婆懺悔,這才相安無事。朝興宮與吳厝的傳說不僅顯示了過往移民在雲林墾荒的路徑,也揭示當年地景與聚落形成的秘密。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西螺吳厝朝興宮 / 撰寫者:李漢鵬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4758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吳厝里60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45553
所在地-經度
120.423395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撰寫者
李漢鵬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