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有個貓兒干文史協會,貓兒干是平埔族的貓兒干社,範圍大概是在二崙、崙背,但是這個協會並不是研究調查平埔族,而是詔安客文化。協會名稱與研究對象很容易讓人誤解與弄混。
在千禧年8月成立的貓兒干文史協會迄今將近20個年頭,在這漫漫的歲月中,詔安客家文化逐漸被各方所重視,雲林地區的客家人不再對自己的出身有所閃躲,閩南人也不再私下以「奧客」相稱。雖然這跟大環境的改變有關,但若詔安客家人不出面維護和保存自己的文化,其他族群的人對於蒙上一層面紗的詔安客依舊只能以過去傳統的刻板印象來看待。
沒有貓兒干這群人,可能也不會有詔安客家文化館。他們也許只是地方上一股小小的力量,但卻為一種語言、文化的保存與延續做了最好的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