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梅山玉虛宮崁頭厝械鬥和解契約碑記

梅山玉虛宮崁頭厝械鬥和解契約碑記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梅山玉虛宮崁頭厝械鬥和解契約碑記

梅山崁頭厝械鬥和解契約碑記是一份相當可貴且重要的碑記史料,記載日治時期梅山、崁頭厝兩地居民在民俗信仰分合的過程。由於資料珍貴,故梅山鄉玉虛宮在民國75年(1986)仿舊碑文重刻新碑,現在舊碑與複刻新碑典藏於梅山玉虛宮。

械鬥與紛爭的緣起肇因於梅山玉虛宮的帝爺(玄天上帝)久為梅仔坑與崁頭厝附近村庄民的信仰中心,但因帝爺公靈驗,加上崁頭厝庄民前往祭拜不方便,因此有了自籌建廟的念頭,而這樣的想法和要求對於梅山玉虛宮信仰圈的人們來說,顯得不夠尊重當地和神明的意見,因此兩邊就因為迎接神明之故而起衝突。最後經過當時竹頭其崎支廳日籍廳長從中協調,「老帝爺」由梅仔坑留祀,「二帝爺」由崁頭厝迎回奉祀而寧事。事件過後梅仔坑刻下碑文,敘述雲嘉地區兩地衝突的緣由,讓後人記得有這麼一段共同信仰玄天上帝分合過程的歷史。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梅山玉虛宮崁頭厝械鬥和解契約碑記 / 撰寫者:沈沐蒼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47354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雲林縣政府,《雲林文獻 第五十二輯》,2010年12月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梅山玉虛宮
撰寫者
沈沐蒼
貢獻者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梅山玉虛宮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