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帝國秩序與鄉土空間的縫隙:論蔡秋桐的保正與警察形象書寫

卓佳賢撰寫的<帝國秩序與鄉土空間的縫隙:論蔡秋桐的保正與警察形象書寫>,探討蔡秋桐這位身兼保正角色的日治時期作家,如何以這樣的身分寫出作品並與當代小說家與作家作品產生了何種差異。

蔡秋桐為日治時期重要作家,其文學成就除了有漢詩創作之外,其流傳下來的文學創作以小說為主。除小說創作,因蔡秋桐幼年時期進入過私塾,具有漢文能力,也能書寫漢詩,使其日後加入褒忠吟社與元長詩學研究所。除了因為教育背景,長年生活在農村,身為保正這樣的社會角色也和農民互動,了解最真實的農民生活,讓蔡秋桐擺脫殖民現代性,其作品的反諷寫法在當代更是獨樹一格。

也因為保正這個角色的關係,使他不能暢所欲言,雖然保正在地方上屬領袖型人物,但因為仍受警察控制,必須幫助警察處理所交代任務,為難地方的鄉民,這讓人兩難的身分也成為了蔡秋桐的靈感來源,寫出了別於其他日治時期作家的風格,也因為長期和庶民生活在一起,使其書寫更能貼近土地和社會。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縣政府,《雲林文獻 第五十八輯》,2017年01月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雲林縣
  • 撰寫者
    鍾芷羚
  • 貢獻者
  • 創作者
    卓佳賢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1/17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