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

跟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有關的相片,共6張
跟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有關的相片,第5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大台北瓦斯總辦公大樓

基地特性:本基地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與光復北路之交口,原大台北瓦斯公司儲氣槽東側,基地四週均為集合住宅高樓,最寬臨接道路為15公尺,交通條件不甚理想。基地因都市計劃道路之分割,形成東區與西區兩部份,且分屬兩種不同之使用分區。如何協調兩套不同的法規容積、建蔽率、高度限制等產生不同的量體組織,規劃出具有特色、現代化符合實用機能,且在景觀表境造形取得和諧形象的建築,是本案規劃設計追求的目標。空間規劃:西基地大樓,受建蔽率及法規大極限高度之限制,量體形成方盒狀,可爭取最大的建築樓地板面積。入口大廳挑高至六層,以玻璃頂採天光,創造氣勢宏偉,並富於戲劇性的空間,七樓以上退縮並以曲面玻璃造形為突破矩形轉角之生硬感,且賦于入口大門中心軸欄和明亮愉悅之形象。基地大樓因面積及相關條件符合,未實施容積管制地區獎勵辦法之規定,採開放空間設計、造形及空間塑造自由度較大,量體組合也較有戲劇性。大樓主要為辦公用途,除部份為瓦斯公司自用外,餘均對外出租。平面特色在於辦公區與服務空垂直交通核分離,以連絡空間走道,大廳、樓梯等居中,做退縮挑空等變化,營造凹凸有致之空間趣味與雕塑感,頂樓國際會議採大跨距鋼結構設計,屋頂曲面挑起,以突破一般方形屋頂呆滯的形象,使外觀開朗輕巧而有活力。玻璃帷幕牆為主之外牆除予辦公空間較大面積之採光外,具特色的造形與反射質感,使處於公寓大樓林立的環境中獨樹一格且具有地標作用引人注目。開放空間集中留設於15公尺道路的道端,由兩幢大樓共同圍閉形對之廣場,為大樓區之重心,主要入口及辦公動線出入人潮均由此集中與疏散,發揮廣場功能之最大效果。機能與動線:地下室開挖深度達50公尺連續壁,共計四層地下室,為業主爭取最大使用效益面積,用途大部份為停車場外地下一層規劃為本辦公大樓之俱樂部,配合三溫暖咖啡座等休閒設施,使本大樓具備完善設施之國際水準辦公空間。兩幢大樓停車場、車道出入口均設於較次要位置,避免較多交通衝突點,除自用外大部分均對外統一收費與管理。本大樓各層標準樓高3.8m及3.2m。配合現代化智慧大樓CBA大樓自動化OA辦公室自動化,CA通訊自動化,監控系統氣電共生,舖設高架地板等之需要。外部建材以金屬帷幕牆搭配底座部份運用石材以增加穩重感。上部富戲劇性的輪廓,加設多層花檯、點綴著綠色植物,使大樓更富生機與節奏感。設計條件及解決方法:A.氣電共生:利用瓦斯公司之天然氣資源經由機器的轉換可自行發電,以補台電供電之不足,尤以夏天用電量大增時可避免分區停電,增加工作效率。B.智慧化大樓:為因應資訊化社會之需求,以建築整合OA、BA、CA等新科技,以達到辦公空間之經濟舒適、安全的效果。C.出租單方之經濟單元與彈性:本大樓以租為主要目的辦公樓每層面積約300坪,空間也以彈性分隔為重點,便於出租。D.十一樓專用電梯,為便於公司主要辦公人員與頂層國際會議廳之連繫,特規劃十一至十四樓之專用油壓電梯。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賴昌壽建築師事務所 十方建築師事務所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永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大台北區瓦斯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民國78年7月至民國81年6月
作品語文
中文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相關地點
台北市
地點名稱
大觀/大觀/台電
緯度
23.9826/23.8525/24.6963
經度
120.685/120.865/121.097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