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特性:本基地座落於台北火車站前,由擊孝西路、館前路及許昌街環繞圍成,側面與大亞百貨為鄰,形成一細長比達1:2:45之狹長基地。該地區交通頻繁、人潮擁擠,為非常密集之商業區。設計意念及處理手法:1.塑造具親和力之台北市地標:配合機能之構成,將整體大樓分段為基盤部(百貨層)、軀幹部(辦公層)與冠部(尖形屋頂)三段,造型上與機能上均力求均衡而合理。基盤部以花崗岩為主體以表現其穩實,軀幹部為鋁帷幕與連橫窗使人有輕快感,冠部則顯展公司企業向上精神。整體色彩以梅花與櫻花組合之色調使減輕超高層建築之壓迫感,並予人親近之期待。2.辦公與百貨複合性機能之共存:辦公室空間採中間無柱TUBE式架構,外圍柱之間距為3m,但其下層百貨用空間則為大跨度空間,因此以14~15F之中間設備層兼為結構轉換層,使以下之百貨層形成9m大跨度空間。辦公用空間採中央型電間最為有效,但對下層之百貨層會形成障礙,故將辦公用進出垂直動線置於百貨層外,以直達式電梯自1F門廳直接將人30秒以內送至16F辦公用大廳,與百貨層動線完全分開,不妨害百貨層之店鋪配置與動線。SkyLobby設於16F,外周環繞瀑布空中庭園,其天花板高度為4~5m,有350坪之辦公專用且快適之大廳空間。3.地面層配置延續性且空曠之步行空間:地面層四週儘可能退縮成行人用步道與廣場,俾有效疏解人潮。正面退縮約19.5米~31.5米形成約355坪之間放式廣場,與忠孝西路對側交6廣場相呼應。並以露天型電扶梯與樓梯直通地下一、二樓廣場,俟與捷運站地下街銜接,可疏解地下街人潮之集散。東側退讓8m空地與鄰樓間形成16m寬之帶狀休憩用綠化空間。南側退讓3.64m空地供車輛行駛,使許昌街擴大為12.74m寬道路。東、西、南側並設挑簷式騎樓與櫥窗。4.規劃充分之設備系統:以B7F~B6F,14F~15F,46F~47F為設備機械層,力求充分有效地維持全棟大樓之生機。辦公、百貨各層均分兩區設置空調機供應空調。配線系統採利用浪形鋼板凹槽可彈性擴充應用之分槽式配管。洗手間採整體式,可縮短工期,確保品質之提高。防災計劃上並不僅止於單純之設備配備,其於建計畫上避難動線均注意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另內裝均徹底採用不燃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