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大樓是沈祖海事務所在嘉新大樓之後的雕刻主義建築,在形式上受柯比意晚期作品遮陽板雕飾風格影響,講求立面的比例及陰影效果。海關大樓的造型除了前後兩個幾乎一致的巧妙對稱性立面之外,兩側立面轉角處,管道式空間的垂直強調,似受六○年代粗獷主義的影響,不同的是這兩個管道式空間並沒有需要垂直連續性的機械機能,它只是每層樓的儲藏間而已。此外,整棟建築的機能、結構、空間系統都不具有對稱之需要而卻被賦予一個全然對稱的立面設計,這種講求外觀效果而漠視內容的形式主義,在光復後的台灣建築史上的例子是相當多的。如上述所,海關大樓的特色在其立面的對稱性美學,其材料與色彩的運用在七○年代初期的台北市是相當受矚目的。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