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共7張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有關的相片,第6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基地特性:座落於原有校區及新發展校區二主軸之交會點,為最適合設活動中心之交會點,但基地上已有一層樓高之餐廳乙棟,未達拆除年限,必須將其接納為設計條件之一。設計需求與分析:校方需求含350人音樂廳、實驗劇場、多用途集會/接待/舞會空間、咖啡廳、教授餐廳、日用品商店、郵局、理髮、修鞋、醫務等服務空間,桌球、撞球等康樂設施,棋橋、攝影、樂器練習、天文、烹飪等特殊活動空間,及三十餘間社團辦公室等。依活動性質區別,大致可分為動態、活動量大與靜態、獨立性強之兩種空間,共提供一向心力強之校園凝聚性建築物。設計方法及過程:由於現有一層樓之餐廳位居基地中央一側,設計上乃採取在其上跨越連接,黃下隧道連通之安排,以工程技術克服先天之限制。量體安排上,將獨立性較強及較需視野良好的空間,置於可眺望校園中心庭園及人工湖之西端,而將活動量較大,較需圍聚之空間,登於腹地較廣、易於出入的東側環校道路旁,而整體以一顯著的窗為主軸貫穿,統御各大小節點並製造一易辨的愉悅空間。西側入口利用自然地形之高差,直接自地面進入,穿越現有餐廳下方而與東側之中心大廳相貫連,消除現有建物所造成之阻隔。設計構想:造型表達上,由於主架構已頗強烈易辨,故乃容許內部各種活動不同之空間,以較自由之方式表達其形體,再以開窗之統一略事統御,期能製造活動中心應有之內聚向心力,時亦表達出活潑自由的趣味與意象,為校園帶來一具有路標性意義之公共建築物。結構系統:東西兩端各為傳統之RC柱樑結構,而跨越部份,則使用34M長桁架及乾式構造(外牆及內部隔間),室內外皆忠實表達桁架結構之特性。機電系統:按室內不同之設施,分區分型設計空調及配電系統,以符合使用彈性及節約能源之目標。現有餐廳之使用功能完全保留,於暑假期間開挖其樓板施工地下隧道,而於開學前復原。其屋頂經設計美化後,成為另一層面之戶外活動空間。建築量體之安排,對其周圍之環境及鄰接之建築物作適當之反映與配合,伸入校園中心庭園之量體以圓形挑空處理,去除稜角之突兀,並加強四通八達之凝聚力。利用地形地物及音樂廳之後台設施,製造一可活用之露天劇場,增加校園空間之活潑與多樣性。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潘冀建築師事務所 正良營造有限公司 祥谷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國立交通大學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民國78年11月至民國81年4月
作品語文
中文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相關地點
新竹市
地點名稱
新發/國立交通大學/大觀/大觀/交大/交通大學
緯度
23.0284/24.7874/23.9826/23.8525/24.7918/24.7923
經度
120.663/120.999/120.685/120.865/121.003/121.003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