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地為一山坡地地形,總山坡地開發後,校內建築大多依山勢之走向而設計,前面臨人工湖為校園之中心。建築沿著山勢走向而呈階梯形式。本建築物原始闢建為教學空間,但在學校尚未有行政大樓前,部分空間闢為行政空間,而名為行政教學大樓。為有彈性使用故採用標準之3.6公尺柱間柱,依需要可間隔為大小不同的研究室、教室或辦公室空間。本大樓之二邊為演講堂,置於一、二樓疏散較為容易。本大樓為未來之建築學館,大樓之兩端皆為繪圖空間,可容兩個系學生之繪圖教室,目前有建築與都市計劃系及景觀建築系。樓梯間之前有一學生交談空間,中間走廊為本大樓之交通主動線,走廊之兩邊,一邊為實驗室,一邊為教學空間,避免教學時空間之干擾。頂樓有採光走廊是建築系的展示走廊,展示學生作品。建築物的造型意圖從中國建築的元素中,去尋得適合現代建築技術的造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