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式建築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共9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中式建築有關的相片,第8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中國建築最基本的特色是以長方形的空間為單元,加以組合而成整體。古代希臘建築的廟宇也採用了長方形,但其風格趨於嚴謹,而中國的建築卻是由很多長方形根據其重要性,組合為一個層級分明的完整體系,所以中國建築外觀嚴肅而不失生動的趣味。中正紀念堂音樂廳林安泰古厝具中國建築特色中國建築的組合方式,信守均衡對稱的原則,主要的建築在中軸上,次要建築分列兩廂,形成重要的院廳,不論住宅、官署、宮殿、廟宇,原則都是相同的。而其建築的空間,則反應了中國社會倫理的觀念。以住宅為例,主房為主人所居住,其後之院落為主人之長輩所居住,而左右兩廂則為晚輩們居住,左尊右卑,依在家庭中的身分分配到居住的位置。中國建築的另一特色是木材結構的間架,三面繞以土壁,正面為門窗。中國自數千年前即使用木材,發明柱樑間架。因為木質象徵生命,而中國文化強調生命的感覺,因此這種特色一直保留至今,沒有改變。中國人把長方形的建築分為數間,與木材的樑柱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為了在間架的上面安置一個出簷深遠的大屋頂,中國人發明了斗栱,自柱子上層層挑出,一方面支撐了屋簷,同時也具有獨特的裝飾趣味,為日、韓等國所襲用。在中國文化裡木質象徵生命,建築充份的表現此一特色。木材結構同時為中國建築帶來一些特性,其一是建築的規模以間架來計算,間為面寬,架為進深,形成一種空間模距:其二是為了保護木材,中國自古以來就發展了在結構體上塗顏色的技術,因此鮮明的色彩成為中國建築的特色;其三是為了避免木材受潮,中國建築一直是站立在一個臺基上,臺基的高低與建築的重要性成比例,使得大型的建築都顯得穩重、莊嚴、大方。林家花園觀稼表現大型建築的穩重及大方在高樓大廈對比下的傳統中式建築中國建築上的彩畫,自圖案、龍鳳紋、神話故事,到山水花鳥等,具有象徵與美觀雙重的意義,顯得多彩多姿;中國的南方,特別是臺灣的建築,發展出精美的木雕來,與彩畫配合,把結構體裝飾得美輪美奐。林家花園來青閣現今臺灣的傳統建築大多源自閩南及粵東,臺灣的住宅建築有多種不同的形制,但基本上是以三合院及四合院為核心擴充而成,其中較著名而且規模較大的是板橋林宅及霧峰林宅。中國稍富有的人家,常利用後院或側庭布置庭園,而板橋林宅及霧峰林宅也都擁有庭園,在規模上,比大陸江南蘇州庭園還來得大。林安泰古厝造型樸實的門與窗中國廟宇建築的種類很多,有佛寺、道觀、祠廟等,但基本格局大體相同。台灣的民間宗教發達,廟宇建築隨處可見,構成了台灣文化的特色。台灣的廟宇最少有五千座以上,在建築藝術上較有價值的為數不少,其中鹿港的龍山寺及天后宮,臺北的龍山寺及北港朝天宮等,都是台灣最有名的寺廟,也是最重要的廟宇建築,尤以鹿港龍山寺,歷史悠久,具有崇高的藝術價值。板橋林宅的庭園佈置頗具規模板橋林宅蟠桃飾土窗台灣的傳統建築,裝飾特別精美,是民間藝術的總匯,舉凡彩畫、書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構成建築的要素,因此從台灣的傳統建築中,能深刻的洞悉中華民國民間文化豐富的內涵。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作品語文
中文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地點名稱
鹿港龍山寺/北港朝天宮/中正紀念堂/鹿港/朝天宮/霧峰/三合/大觀/大觀/北港/霧峰林宅/龍山寺/林安泰古厝/林家花園
緯度
24.0504763/23.5678072/25.0354/24.0577/22.9043/24.0637/23.698/23.9826/23.8525/23.57/24.0612396/25.0367944/25.0723686/25.0111161
經度
120.4355824/120.3046617/121.52/120.433/120.479/120.699/120.41/120.685/120.865/120.301/120.7039135/121.4999653/121.5303792/121.454597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