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北港朝天宮創建於康熙33年(1694),開山祖師為臨濟宗樹壁和尚。自雍正8年(1730)樹壁和尚收篤齋能澤為徒弟開始,朝天宮僧侶都是以師徒的方式傳衍,至今朝天宮仍保存相當完整的歷代住持牌位和僧侶合祀牌位,可以讓後世追思懷念,並成為了解朝天宮歷史沿革和僧人譜系的寶貴史料。
民國107年3月,嘉義縣新港鄉南壇水月庵周遭在進行排水工程時,意外掘出了一塊臨濟宗順寂沙彌的墓碑,書寫(上)從(下)愿惟公墓,經比對,本碑確為朝天宮第10代僧人「從愿惟公」的墓碑。朝天宮開山廳的僧侶合祀牌位明確記載,從愿惟公於嘉慶戊午年(1797)2月2日出生,卒於咸豐己未年(1859)5月14日,其徒弟為澹如、澹轉二位禪師,與墓碑資訊完全相同。又鹿港城隍廟右側牆壁上嵌有道光30年(1850)捐題碑記上錄有「本廟和尚從願師往郡□資等費,去佛四十元二角。」等字樣,其中,本廟和尚從願師可能為從愿惟公和尚,由此可知從愿和尚於朝天宮出家後,曾於道光年間受聘為鹿港城隍廟住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