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社口福天宮以孝化民匾額

西螺社口福天宮以孝化民匾額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西螺社口福天宮以孝化民匾額

雲林西螺鎮社口福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俗稱「社口媽」。社口地名標示著早年這裡曾是平埔族西螺社的傳統生活領域,到了道光14年(1834),文獻上已出現「社口庄」庄名,顯見漢人已然成為本地的優勢族群。相傳福天宮建廟於乾隆年間,當時有本地商人前往朴子貿易,見樸仔腳聖母靈異昭著,遂乞求香火回庄供奉,職是之故,社口庄信徒歷來均赴朴子配天宮謁祖進香。福天宮正殿神龕上有一面光緒7年(1881)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墩煌西塔鄉南社弟子洪東浮」所叩敬的「以孝化民」匾額。墩煌,指的是洪姓的郡望,此一堂號源起於東漢靈帝時,有大臣共晉為棄官避禍,改名洪晉,並遷居燉煌(今甘肅涼州),氏族昌盛。其中一支族脈「朝奉公」於唐末跟隨王審知入閩,後定居於現今福建省晉江市英林鎮,立匾人洪東浮的祖籍西塔鄉即位在英林鄉的東南邊,主要姓氏亦為洪姓,同屬英林洪氏派下子孫。而這塊匾額不僅意涵特殊,亦能由其中探索雲林移民氏族的源起。

「以孝化民」匾詞出自「孝經.廣至德章」:『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孔子勉勵君子應該用孝道來教化人心,感化百姓。媽祖娘娘曾靈魂出竅駕往海上解救父兄危難,即是孝道的實踐。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西螺社口福天宮以孝化民匾額 / 撰寫者:李漢鵬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45944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西螺社口福天宮
撰寫者
李漢鵬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西螺社口福天宮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