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雄大士爺廟五虎將軍廟特寫

跟民雄大士爺廟五虎將軍廟特寫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民雄大士爺廟五虎將軍廟特寫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民雄大士爺廟五虎將軍廟特寫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民雄大士爺廟五虎將軍廟特寫

五虎將軍廟內之景色,顯見其中不只五尊五將軍像,均為銅鑄,五虎將軍的嘴裡分別咬五種寶物,所以稱五虎將軍,分別有祂們的專長,按照廟方說明五虎將軍的職掌如下:

五虎將軍職責:專司斬小人、維護正義。黃虎大將軍:(硃砂筆),祈安植福。黑虎大將軍:(炫風金光鎚),斬妖除魔。白虎大將軍:(五雷誅魔鞭),驅煞押邪。青虎大將軍:(天星銀斧),改運祛禍。紅虎大將軍:(擎天流星劍),清掃穢氣。

 具廟方介紹五虎將軍廟是當地的社會賢達組成「虎爺會」鳩資建造的小廟宇,算是大士爺廟中的「廟中廟」,每到農曆三月天上聖母聖誕遶境時,各地的虎爺會也都會到民雄來「會虎」。本作品訪問與拍攝於2019年與匠同行專題。

【建物資訊】

嘉義大士爺廟,位在嘉義縣民雄鄉,是民雄主要信仰中心。為台灣唯一主祀觀音大士與大士爺之廟宇,其身份為為嘉義縣之縣定古蹟。曾於台灣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九年(公元1906年)發生的大地震中損毀,大正12年(公元1923年)進行重建,也因為此次震災中,當地其他廟宇也遭到毀損;遂將開漳聖王祭祀於左配殿,開台尊王祭祀於右配殿,天上聖母祭祀於後殿。(目前已經遷出,另入新宮)。為台灣具有歷史見證意義之廟宇。

大士爺廟建於清朝嘉慶初年(西元一七九七年),每年一到鬼月農曆七月時,廟方都會特別訂製一尊紙糊的「大士爺」神像,放置在廟內供民眾膜拜,民雄大士爺廟所供奉的大士爺,是極少數沒有具體甚至固定形狀的神祇。相傳大士爺(客語稱「山大士」)是惡鬼的頭目,經常率手下為非作歹,使人間擾攘不安,後來由觀音菩薩將其降伏,從此棄邪歸正,因此在普度期間特別請他來,是讓他管理眾鬼魂,不讓他們作怪。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民雄大士爺廟五虎將軍廟特寫 / 撰寫者:班馬傳媒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4215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班馬傳媒
貢獻者
創作者
許位成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19/04/24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