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文獻第18期》〈從前金到萬金-推測天主教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

《屏東文獻第18期》〈從前金到萬金-推測天主教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屏東文獻第18期》〈從前金到萬金-推測天主教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

《屏東文獻第18期》〈從前金到萬金-推測天主教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出版於2014年12月,由許聖迪撰寫。本文主要介紹天主教在高屏地區的發展,並推測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與其空間意義。1859年西班牙籍神父郭德剛一行人在高雄前金建立天主堂,1863年改建玫瑰天主堂。1861年將天主教福音帶至屏東萬金,1863年建立萬金第一座土塊教堂,46人受洗為首批教友。後來因為地方居民不諒解與仇視,屢次破壞並火燒教堂,1865年大地震導致教堂毀壞大半,1869年良神父購地(今址)以西班牙古堡式的構造興築萬金天主堂。天主教在臺灣南部的傳播路徑雖沒有清楚的地圖記載,但是可以從其他「圖跡」中尋找,本文藉由不同地圖的標記交叉比對出聚落的位置,如Kleinwpchter, George(1883年)或C. Imbault-Huart(1893年)Carte de L'ile Formose等的地圖記載臺灣南部重要的聚落點,其中包括打狗(Takao)與萬金(Bankimcheng),並多描述出兩聚落之間的陸路途徑。並利用書信等資料,重建當時郭德剛從前金到萬金佈教的路徑,作為天主教道明會佈教保存或後續研究參考。

本文包含壹、緒論;貳、天主教在高屏地區的發展;參、從前金到萬金-重建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肆、佈教路線的空間意義。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屏東文獻第18期》〈從前金到萬金-推測天主教郭德剛神父的佈教路線〉 / 撰寫者: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4119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資訊科
取得方式
借閱
資料來源
屏東文獻第18期(屏東縣政府文化局編,屏東縣政府出版發行)
撰寫者
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貢獻者
創作者
許聖迪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4/12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屏東縣政府
尺寸
21X29.7公分
存放位置
屏東縣介壽圖書館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