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文獻第17期》〈里港趙氏餛飩飲食文化研究〉

《屏東文獻第17期》〈里港趙氏餛飩飲食文化研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屏東文獻第17期》〈里港趙氏餛飩飲食文化研究〉

《屏東文獻第17期》〈里港趙氏餛飩飲食文化研究〉出版於2013年12月,由邱于修撰寫。本文主要介紹里港趙氏餛飩的由來,並藉此研究里港的飲食文化發展。里港餛飩享譽全臺灣,並與臺北溫州大餛飩和花蓮餛飩齊名,成為臺灣三大餛飩。里港餛飩以皮薄餡多、入口即化為特色,較特別的是里港餛飩多與豬腳一同銷售,里港餛飩的湯頭就是在豬腳湯中加入芹菜丁與適量胡椒粉提味。里港餛飩起源於趙文富,他從福州的師傅學習餛飩的製作技巧,並憑著自身的努力,逐漸打響名聲。後代子孫繼承趙文富的精神,將里港餛飩的名氣推廣至全臺,並且發展出各式新興的產品。研究結果發現,趙氏餛飩的出現提高里港的知名度,產生以美食文化帶動地方經濟的現象。

本文包含一、前言;二、餛飩的緣由與飲食文化;三、趙氏家族的餛飩事業與發展;四、里港餛飩享譽全臺;五、結論。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屏東文獻第17期》〈里港趙氏餛飩飲食文化研究〉 / 撰寫者: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4118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資訊科
取得方式
借閱
資料來源
屏東文獻第17期(屏東縣政府文化局編,屏東縣政府出版發行)
撰寫者
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貢獻者
創作者
邱于修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3/12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屏東縣政府
尺寸
21X29.7公分
存放位置
屏東縣介壽圖書館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