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的石獅子多位於入口中門兩側,功能和抱鼓石相同,有裝飾和穩固門面的功能,但石獅子還具有避邪的作用,也有些寺廟的石獅位於廟前空地上。石獅通常左雄右雌,立於台座上,兩隻相互對望,臺灣廟宇中的石獅子的造形源自於閩南及廣東,造型上有點像鬆獅狗或北京狗,鼻子大,嘴的弧度也大,鬃毛捲曲,線條優美。 新莊廣福宮的石獅子位於正門的中門門柱上,為的是用獅子高大威猛的形象來鎮守廟門。而廣福宮的石獅子特別之處在於鬃毛的造型,石獅子是廣東風格, 禿額頭、朝天鼻,還有金魚眼及捲曲的鬃毛,圓潤的造型特別的可愛有趣。 雖然獅子是外來的動物,但不妨礙古時侯匠師的想像力,在雕刻時母獅子通常腳下會緊靠著一隻小獅子,而公獅子腳下則是會踩球或是錢幣,更有母閉口,公開口的說法,下回到廟裡不妨多觀察一下,也許會發現更多石獅子的小細節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