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的戲台多設在廟前面的廣場,多是作為酬神演戲的舞台。以前農村社會沒有3C文化,廟前戲台便是當時民眾觀賞表演的場所,遇到廟會建醮等活動更是熱鬧,人們和攤販聚集在廟前廣場,大人小孩相偕在戲台下看戲、聊天、吃喝玩鬧,戲台上則上演著各式傳統藝術表演,如歌仔戲、布袋戲等,廟前戲台可說是當時臺灣民俗藝術展現的空間。新莊地藏庵前的戲台是在1967年(民國五十六年)時由新莊鎮長所建造的,在這之前都是臨時搭建的,現今的戲台則是在1996年重建的,上鋪黃色琉璃瓦,四脊有仙人走獸的裝飾,台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世事如棋舉步留神常多勝算,人生似戲上台盡份自有佳評」,是由無礙樓主曾安田所撰寫,曾安田師承書法大師湛廬老人,長年學習詩文,是書法大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