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自由中國號帆船航海日記》(館藏編號07825),此自由中國號帆船航海日記是忠實記錄著「自由中國號」於1955年從台灣出發航向美國其間的航海冒險經歷。這艘船的前身是在19世紀末,由福州馬尾船廠製造的「木質捕鹹魚漁船」再加以改造,原名為「勝孝利號」。「自由中國號」的船長陳家琳, 1955年陳家琳與其他4位有著類似經歷的船員周傳鈞、種玉麟、胡露奇、徐家政,以及當時美國駐台副領事麥克文,駕駛著這艘木造的中式風力帆船「自由中國號」,從台灣北端的基隆港 出發,頂著惡劣氣候航行114天來到三藩市參加帆船比賽,但很不幸錯過6月11日的比賽日期,而自由中國號也變得殘破不堪。史上首艘無動力橫渡太平洋的中式古帆船「自由中國號」在1955年4月出發,歷經多次波折,8月才抵達舊金山。此件《自由中國號帆船航海日記》為經濟部中國漁業公司1959年間捐贈本館典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