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玉筆山》(館藏編號71-00925),此件白玉筆山白玉質,採圓雕雕三連峰狀,形成三個擱筆凹槽,器身刻飾山水紋。刻紋簡練自然,本器為文人用器及陳設、玩賞用器。前端有裂痕沁微黃色,後端及中段山坡下尖端有碰痕。 玉筆架的造型沒有固定的定式,只要能夠讓毛筆頭懸空及要讓毛筆不至於隨意的滾動固定在某處位置,基於這兩點的要求一般的玉筆架多為像山峰的造型故而也稱玉筆山,重欒的山峰,讓人胸有丘壑之感。古人在用毛筆是有時會因為某些原因需要把毛筆暫時放下,而毛筆上蘸有墨汁,毛筆又呈圓筒狀,容易滾動,這時候就非常需要一個玉筆架。玉文房用具的使用在古時十分普遍,深受讀書人的喜愛,玉文房用具的種類很多,有玉制的筆架,玉制的筆洗等等。此件《白玉筆山》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