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董其昌畫像

跟董其昌畫像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董其昌畫像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張大夏繪《董其昌畫像》(典藏編號74-00908),紙本水墨設色。本作品描繪主題為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畫家以簡練筆法描繪董其昌。董其昌頭戴紗帽,身穿白色長袍,側臉面向觀者,手持畫卷。畫家以簡練的筆法精準捕捉了人物的神韻,為人物畫之佳作,並於畫面上題識:「明董其昌像。時在癸亥仲秋河北張大夏畫。」並鈐有:「張大夏」、「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等印。張大夏,祖籍中國河北省霸縣,1949年渡臺,曾師事劇壇耆老齊如山先生。張大夏先生喜愛國劇,亦擅長人物畫,繪有二百幅「國劇臉譜」、「國劇行頭」、「國劇樂器」和「國劇身段」彩圖,對於推廣保存國劇,功不可沒。張大夏先生並著有《國劇欣賞》、《國劇圖譜》等書籍。 本作品畫心正上方另由書法家關芝芃題字介紹董其昌生平事蹟:「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七六)明代後期書畫大家,字玄宰,號思白,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萬曆十六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其天賦俊逸,仕宦有政聲。其書兼擅各體,初自虞顏入手,復上溯轉學鍾王,並參以李邕、楊凝式、米芾等筆意。卒得集諸名家之長,出入造化自成一格,其昌書畫一致崇尚韻味,論及作書,以為須從真跡得其用筆用墨之法,然後臨仿古帖。其書法成就影響清代書家深遠。存世書迹有行書「評東坡先生書」、「臨唐月儀帖跋」;楷書「周子通書墨蹟軸」、「自書行草詩卷跋」。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其他: 民國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座標系統
WGS84
向量空間資料
POINT (121.511227 25.031454)@#@POINT (121.4915912 25.1395051)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