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燃燈古佛》(館藏編號7551),為紙本彩繪木刻版畫,在屋形龕中刻有一尊坐佛像,頭戴五佛冠、左手持鉢、右手高舉持蓮莖,結跏趺坐於金剛寶座上,整體上線條簡潔、造型古樸而純真,是典型佛教民間化的發展特色。 燃燈古佛又譯名為定光佛,因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而得名,為過去佛七佛、或是豎三世佛的第一佛,在累世諸劫以前,因緣授記一位婆羅門(或一說小牧童)未來定當成佛,此即後來之釋迦牟尼佛,其典故俱見於佛傳故事及相關經典。至於民間信仰中閩西客家的守護神定光佛祖,傳說是來自宋代名僧定光大師(本名鄭自嚴),與此傳說本事無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