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節臨鄭文公下碑

節臨鄭文公下碑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節臨鄭文公下碑

此作內容臨寫鄭文公碑的一部分,鈐印:「靜觀」(朱文),「徐永進」(白文),款識:「節臨鄭文公下碑,戊辰冬,徐一滌。」 鄭文公碑又稱鄭羲下碑,為北魏刺史鄭道昭所書寫。鄭道昭書法特色為結字寬博,平正中見奇逸,與《張猛龍碑》的險峻多變,勁健秀挺不同。 此碑內文為鄭道昭為其父鄭羲的嘉德撰文、書寫,並鐫刻於光州(今山東省萊州市)之山嶺,字體雍容靜穆,蘊含篆書的圓筆,隸書方折的方筆,方圓兼備。此作徐永進寫來筆畫開張、筆筆精到,用筆緩慢。結構方整中點畫富於變化,結體寬舒,有氣宇軒昂之氣象,而體勢雄健中又有溫潤的韻味,通篇書法古樸而淳厚。 徐永進1988年全力臨摹各種碑帖,只為翌年在北美館的書法個展作準備。當他選定個人喜愛的碑帖後,他認為必須「朝思暮想,目練手練齊下,摹學數十遍,俟神情畢肖,方可轉學他碑」。所以每一本碑帖他至少臨摹數十遍以上,為的是「要從點畫入手,像所臨的碑帖,掌握其形體、架構,再由其中書法,去了悟古人經營翰墨之心,骨力之洞達,以得其精髓。」而且他認為要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奴,因為「書法,乃心畫也,亦指一個人之學品、才情,無不藉筆端自然流露出來。」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日期
年代: 1988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