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溫泉蘊藏豐富,多屬中性至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泉。目前至少有14處溫泉露頭,山區如大同鄉梵梵溪、南澳鄉碧侯等野溪溫泉,平原區如礁溪及員山溫泉最負盛名。溫泉形成要素包括熱源、水、通道和壓力差。地表水經由斷層或裂隙,流入較深的地方受熱,因壓力差,再由裂隙湧至地表,即為溫泉。溫泉是有限資源,2013年宜蘭縣政府依溫泉法開始管制溫泉抽取總量,取用溫泉應依法申請,不可隨意開發。
2019年9月21日到2020年9月8日,由蘭陽博物館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同策劃辦理「蘭陽地質時光特展」。以人文歷史為「經」,科普地質為「緯」,依循山、平原、海的地理空間,並以清代噶瑪蘭廳志中的「蘭陽八景」串場,由古到今探索宜蘭地質演化過程,藉由人類生活與自然地質的互動,呈現地質豐富的形色樣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