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民間信仰的廟宇中,每年定期舉行二次法會,通常依循古禮保留傳統的儀式「拜斗」(又稱為禮斗法會),法會進行程序與內容多元,透過法會舉行希望能夠帶給信徒「消災延壽」「解除厄運」「祈求平安」……等。在新莊慈祐宮文物館裡,珍藏著許多當時祭典所使用的器物。 禮斗的法器每個都有其象徵的宗教意涵,法器有「燈」、「米」、「涼傘」、「斗籤」、「秤」、「劍」、「鏡子」、「尺」、「剪刀」……等。 「燈」代表光明及溫暖,以示生生不息與日、月、星三光普照之意。 「米」代表五穀豐收,滿倉滿載,年年有餘的意思。 「涼傘」代表護持護佑,象徵蒼天孕育萬物,保佑元辰之意。 「斗籤」是祈求個人或是闔家平安光彩之象徵。 「秤」代表公平公道,分辨善惡,不貪不求。 「劍」表示以斬孽除害,除妖斬魔抵邪,以護佑身體安康。 「鏡子」代表能夠維持光明正向的心境,去除心中的邪魔,能夠透過此鏡照出妖魔鬼怪,遠走他方之意。 「尺」代表待人處事,言行舉止要有分寸,不逾越份際。 「剪刀」代表剪邪立正,公正無私之意。 在此拜請五斗星君消摘解厄,延命保壽以上是安奉斗禮的科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