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慈祐宮創建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香火鼎盛,神蹟顯赫,信眾遍佈各地。自清代開廟以來,凡北臺灣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與社會發展歷程,都有一同參與,從歷經十八世紀巡檢司進駐北臺灣、米糧通商兩岸、漳泉大小械鬥、文昌祠建造、大漢溪兩岸的商業往來的繁華興落……都和這裡息息相關。宮內的匾額均約有兩百年上的歷史,打從清代至今保存有相當多的贈匾。 目前懸掛於三川殿右側的上方的「水德配天」,其上款內容為:乾隆已亥歲季春月穀旦。下款為:新庄巡檢曾應蔚敬題。這是慈祐宮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匾額,當時到任新莊巡檢也就是臺灣清領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而巡檢就是專司負責北臺灣臺北地區的內政,實為駐守於大臺北的地方父母官。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庄巡檢曾應蔚到任於此,之後慈祐宮與曾應蔚規劃廟宇的第二次重修,重修工程於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於後年秋天落成,因此特別頒予此匾額於廟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