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莊文昌祠-抱鼓石

新莊文昌祠-抱鼓石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新莊文昌祠-抱鼓石

新莊文昌祠的三川門前有一對抱鼓石,除了有穩固門面的作用之外,民間信仰相傳有壞人要進入廟殿,門鼓即會嘎嘎作響,達到警示作用。 門前抱鼓,相傳古代打仗勝利歸來的將軍,為顯耀其赫赫戰功,便把戰鼓置於門前,後來逐漸衍變以抱鼓石代替。抱鼓石有擊鼓、升堂、聽政之意,一般只有衙門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其次是佛教寺廟,在民間抱鼓石有驅邪避災的法力之說。 在傳統建築中,抱鼓石為穩定門柱或門板的結構,上半部鼓身的形狀多為圓形,如鼓面;下半部須彌座則為穩固門面的基座,裝置在門的兩側。為了讓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工匠們便在這「鼓」上的裝飾作起文章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通常鼓多做螺旋紋,其下有淺雕的花草、吉祥圖案。底座浮雕動、植物造型,鼓鏡雕雲頭素線、螭龍或鳥獸花卉等浮雕圖案,鼓牆是綬帶、瑞獸等形狀古樸,雕有荷花圖案,荷葉、荷花、蓮蓬。 新莊文昌祠的抱鼓石為螺旋紋鼓身,底座平實無華,其大小尺寸與完整性,似乎不亞於苗栗文昌祠中門前那一對據說為臺灣現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對抱鼓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資料來源
2002新莊文昌祠辛巳重修慶成安座紀念冊(新北市政府)
撰寫者
蔡秀佳
貢獻者
創作者
新莊文昌祠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02/22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