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次年李嗣鄴再次下令,讓竹塹城西門的總理者,閩籍的周邦正與粵籍的姜秀鑾,兩族群組織成一個墾號,即「金廣福」金廣福的名字雖具吉意,但其實亦是有意地組合而成:「金」為吉祥語,有吉利,發財的祈願。而「廣」與「福」二字,則為廣州(粵)與福建(閩)二族群之代記。
姜周二人分駐二處,共同進行墾拓事業。周邦主要駐守在竹塹城內,掌管衙門公事、會計事務與代表權力的戳記;姜秀鑾帶著數百佃農,深入墾區第一線,對開墾任務進行監督與組織防務。而後逐漸開展據點,相互連線,形成了今日的「大隘」。
由於金廣福公館的辦公性質與所處位置,決定了它在建築設計上極重實用性的原則。
今日的金廣福公館已經從它的歷史任務中退役,成為了一座平平無奇的小院子,旁靠著姜秀鑾家族至今世代傳居的天水堂,成為了北埔遊客的新訪問熱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