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軍號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共31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8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19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0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1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2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3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4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5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6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7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8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29張
跟軍號有關的相片,第30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軍號(Bugle)源自拉丁文「buculus」,意指「牛角」,最早用於狩獵,十五世紀歐洲軍人開始利用它來傳遞信息;十八世紀起,逐漸以銅、鐵等金屬材質取代牛角,外型呈半圓形,繫上皮革製的繩索可綁於腰部,方便騎馬或行軍時攜帶使用,日常生活中用於打獵,軍隊中則是傳達訊息之用;至十九世紀,軍號發展成為目前常見的橢圓形樣貌,英國輕步兵的代表徽章就是軍號的造型;十九世紀初期嘗試加裝按鍵,改善了無法演奏半音階的缺點。 軍號構造簡單,並無活栓或其他音調裝置,全靠吹奏者的運唇法來控制音高;也因此可吹奏的音階有所限制,多為自然泛音。演奏者以右手持管,亦可以左手協助固定樂器嘴唇緊靠吹口,吹奏樂音。 此軍號整體為金黃色,管身除了大彎曲部外,靠近號嘴處還有一個彎曲部位;號嘴管徑與管身配有圓環及聯繫的鏈條,喇叭口上亦有一個圓環以方便攜帶及吊掛。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作者不詳
日期
年代: 年代不詳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奇美博物館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