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恩那畫派指的是十三到十五世紀盛行於義大利西恩那的繪畫風格,在當時可與佛羅倫斯畫派相匹敵,西恩那畫派較趨於裝飾風格與晚期哥德藝術形式,早期主要代表人物為杜秋(Duccio di Buoninsegn, 1255-1319)及其學生馬汀尼(Simone Martini, 1284-1344),相較於佛羅倫斯畫派,西恩那藝術似乎較強調對奧祕事件的描繪,較不注重比例、時空的變化,而色彩的運用亦較不追求寫實。 本幅作品〈聖母子〉的表現形式,沿襲十五世紀早期由西恩那畫家沙諾‧第‧彼耶特(Sano di Pietro, 1406-1481)所創作的祈禱畫作(Andachtsbild)傳統,畫面中心以半身的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嬰孩,兩側分別站有聖人,畫面的上半部則有天使頭像環繞。 從畫面的表現形式與外框樣式可推測這件作品極可能為私人或宗教團體用以祈禱的作品,畫框上的文字「神聖的貞女」(O Gloriosa Virginum) 出自於讚頌聖母無原罪(染)生下耶穌的聖歌。 畫家以金箔印花為底的形式仍承襲中世紀末傳統,但人物面容與體態的描寫已脫離十五世紀較僵硬、不附比例的表現形式,可推測為十六世紀初的作品。 畫中聖母子皆直視觀者加強祈禱畫中神聖人物與觀者的共鳴,耶穌嬰孩以站立的形像、右手抓著象徵受難的金翅雀;兩側的聖人在比例上小於聖母子,且身體局部被畫框截斷,部份畫面特別是人物的眼睛處經後人修改,呈現黑色塊狀。(蔡敏玲)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