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延平老街的日記

西螺延平老街的日記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SA

西螺延平老街的日記

    西螺,位在濁水溪南岸的富庶城市,濁水溪帶來的肥沃黑土,讓西螺人生產出傲人的西螺米,充足的陽光與適宜的氣候,造就了西螺醬油的優質名聲,而其津渡之利,讓西螺成爲中部地帶兼具農產交易、四方交通樞紐的重要城鎭。因此,自清代以來,西螺市街發展即頗具相當之規模,商賈往來絡繹不絕。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逐步興建完成的西螺大橋,更讓西螺的城鎭名聲,隨著遠東第一大橋的知名度而躍上國際舞台。

    西螺鎮內的延平老街,沿著早年東西向交通孔道兩側發展而成,日治時期市區改正之後,舊有古市街拓寬拆建而形成今日所見之古典過渡到現代主義折衷風格的市街建築,其中金玉成商店帶有表現主義造型,以及多處可見的Art Deco裝飾。延平老街的保存,一直是螺陽文教基金會長期努力的目標,透過基金會多年來的在地工作與推廣,老街往日風華再度清晰地顯影出來,再經由本書作者何美慧優雅的文字與影像記錄,完成《西螺延平老街的日記》一書,透過閱讀書中的文字,彷彿也讓人隨著延平老街的興衰變遷而有所悸動,同時也讓人們對於老街種種,產生一個立體化與深入的認知,不僅有助於大眾認識西螺,更是在地西螺人得以重新閱讀西螺老街生命史的佳作。

    何美慧,雲林縣西螺人,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行政管理班。1992年作為螺陽文教基金會發起人之一,往後長年投入延平老街的文化復興運動。現任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館長及財團法人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著有《西螺延平老街的日記》、《從廢墟老屋到青年聚落之路》。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西螺延平老街的日記 / 撰寫者:郭立媛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34277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別名
The Memory of old Yenping Road,HsiLo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老街
撰寫者
郭立媛
貢獻者
創作者
何美慧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11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
版本
二版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