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干城五村眷戶張姮的回憶得知,村裡頭一半住戶是民國50年(1961)從滇緬異域撤遷回臺灣的孤軍。她回憶道,因為村裡眷戶的媽媽們很多是滇緬少數民族,多不識字,爸爸們都是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的軍士官,因而長年被派遣戌守在馬祖等外島,很少回家。所以擔任婦女工作站站長的張媽媽常常幫村裡的婦女們照顧每一戶的家人。如果某戶的家中有人生病了,就協助帶媽媽、小孩去醫院看病。由於張媽媽是村中少數識字的人,因此會幫她們寫病歷,與醫師溝通。在干城五村的相關資料裡,常常可以看到張媽媽對眷戶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的訊息。張姮說一位蒙阿姨在張媽媽去世後打電話來,說:「你們不知道,當時我們家已經窮困到極點了,結果你媽媽幫我們申請到100元,那個時候是民國50年(1961)。」她說那個感動永生難忘,100元的價值好像給了100萬元,蒙媽媽用哭泣的嗓音說:「現在任何人給我100萬元都沒有辦法取代。」當時張媽媽幫助干城五村的人,感動了好多好多的眷戶,曾經受過幫助的眷村媽媽們永遠也忘不了張媽媽的恩惠。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