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煤球爐

煤球爐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圖中的煤球、煤球爐和火鉗為楊梅埔心眷村故事館的收藏。煤球,或稱蜂窩煤,臺語叫炭圓,是四十至五十年代許多家庭的燃料。煤球的製作是將煤渣與紅土以7比3的比例加水調和,裝入圓柱形的鐵模內,並在中間插上十幾根的鐵條,留出圓孔,然後夯實,再倒出曬乾即可。其有大有小,大的直徑約15公分,高25公分,小的直徑約10公分,高20公分,配合專用的爐子。煤球可以持續燃燒5個小時,溫度最高可達攝氏900度,是很實用的火力來源,但會產生二氧化硫,引發氣喘。後來瓦斯興起,取代了煤球。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煤球爐 / 撰寫者:黃品儒-陳錦昌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31608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管理者
桃園市楊梅區金龍社區發展協會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創作者
黃品儒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埔心眷村故事館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