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墊板」為《15個文具店的經典回憶》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舊文具店經典回憶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該影片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
「墊板」又稱印墊或切割板,早期多常見為木板材質,隨塑膠工業普遍後,則多以塑膠材質製成;其圖樣常配合時下流行文化,再加上科普化的知識內容,成為學童間受歡迎的文具商品。而使用墊板寫字,較不費力,紙張也較不容易破裂、簿本也不會凹凸不平,看起來更整潔美觀。
日治時期墊板上的科普化內容,多為日本語音韻表(片假名)、清音(50音)、濁音+半濁音(25音) ;中華民國政府初期則多使用「珠算 」的除法口訣(九歸口訣)。「歸除口訣」首見於南宋數學家楊輝所著《乘除通變算寶》(西元1274年);元代數學家朱世杰所著《算學啟蒙》(西元1299年)所載的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但現今最常使用就屬「九九乘法表」了 ,九九乘法表又稱九九歌或九因歌,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所發明,沿用到今日已有三千多年;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到全世界;到了明代則改良並用在算盤上。現在,九九乘法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必備知識。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