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居民仍然還記得,從前住家旁的牆面上,那一個個標語有方有圓,也有強而有力、粗曠威武的大字,寫著屬於那個年代的詩意。標語如今仍在眷村中,宛如時代的情書,除了讓我們重新進入上個世代的時空,更安靜地述說當年的風光。標語做為一個時代的印記,在沉悶的政治氛圍裡,強制又假裝低調地進行思想宣傳的置入性行銷。現代的時代是否還需要新的標語引領社會?或是民眾需要什麼樣的標語來感動人群?廖堉安的作品模擬老舊眷村的牆面,將其形象縮小成小型的紙上圖板,並規劃出許多可填上標語的方格與色彩區塊,民眾觀看與回憶眷村時光的同時,思考現今社會的標語,以自己的回憶、看法、立場填寫屬於他個人、在地、時代的新型標語。展出選用眷村常見的色彩,紅色門板、淺水綠色窗格、紅白藍國旗形狀圖案等,並用各種可能出現在古老眷村中的物件拼湊組合,例如老舊砧板、洗衣板、藍白拖......等,用不一樣的視覺記憶重現現代的眷村,品味另一個時空的色彩小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