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舊主秘公館前的地磚上有幾幅古地圖,其中一幅參考1898(明治31)年《台灣總督府檔案》檔案號00004543031「宜蘭城略圖(溝渠)」而繪製。內容呈現宜蘭城城門城牆、主要道路、水溝與護城河,宜蘭城牆形似一個圓形,在東南西北設有入口,1905(明治38)年開始逐步拆除城牆與城門。 城內建有水溝,城外環繞護城河,清代宜蘭城南端護城河由泰山口圳匯入,經南門至東門、小東門,分為兩支轉東向流出壯圍。日治時期北半邊的護城河逐漸淤積停滯,僅存南半邊的護城河,此半面濠渠在1906(明治39)年屬於宜蘭廳第一公共埤圳之泰山口圳與金結安圳的部分,作為灌溉之用。根據日治時期老照片與耆老的回憶,從前護城河兩岸垂柳、水質清澈見底,常有魚蝦悠游成群,還有婦人在此洗衣服。不過現在已被加蓋變成道路使用,只剩下出口處流出壯圍的一小段(今宜興路一段附近),水流仍然充足,尚可緬懷昔日的情景,追憶過去的風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