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市昭應宮位於宜蘭市中山路上,其位置為清治時期宜蘭城內貫通南北的要道,是宜蘭市民的信仰中心。 依據噶瑪蘭廳志記載,1808(嘉慶13)年建廟,所祭祀主神為媽祖(天上聖母),目前為宜蘭縣定古蹟。昭應宮所使用石材大都是來自於中國的石材,清代中葉時,當台灣西海岸的寺廟已經開始使用在地的觀音山石,例如:台北保安宮,然而昭應宮仍不遠千里之遠使用泉州石,這是很可貴的。 三川殿的石獅是用青斗石雕刻而成的,獅身站起,頭部較小,頸部拉長,與背鬃連成修長的曲線,姿態玲瓏,神情溫馴而活潑,十分討人喜歡。雄獅(面對昭應宮的右邊)腳踩繡球,雌獅(面對昭應宮的左邊)則耍弄著小獅,雄、雌兩頭獅子眼神朝內相望。獅座立在三川殿中門的兩邊,有鎮守廟門、歡迎賓客之用意,同時也有穩住門柱、防止鬆動的結構功用。獅座下方均有雕工精細的櫃台腳。青斗石獅見證歲月的流逝,目前保存狀況良好,李乾朗教授對於這對石獅的評價很高,認為在台灣的石獅中,這一對可列為佳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