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嶺作品多以形象單純的容器以及曲線的抽象符號施以豔麗多彩的釉色,展現出豐富蓬勃的活力,風格較為艷麗,生命系列作品則較多使用於樂燒與鹽燒等較為特殊的質感,以及喜歡其獨特具一次性的效果,每一次燒製出來都會產生不同的即性變化,徐翠嶺從原先的大膽鮮活逐漸演變成純色表現的手法,抽去鮮明的色彩之下是慢慢沉穩的心境與閱歷,並將造型簡單化,使作品有種雋永古樸的氣質,《生命系列-佇立》經由樂燒的顏色將生命的型態作抽象的表達,以鐵灰充滿孔洞的質地表現生命的閱歷,增添上的紅色以及一抹銀是生活裡的風爽以及喜樂,即使歷經再多,也是沉穩地佇立,屹立不搖。也傾向於東方的趣味,捨去複雜的造型以及顏色,用圓滑自然而隨機的弧度呈現一種東方柔軟的韻律。 徐翠嶺(1958-),1976年移居美國進修藝術課程,1983年取得加州拉瓜那陶藝碩士學位後返台,1984年在春之藝廊的首次個展,為國內創作帶來低溫樂燒與鮮豔色彩的新創作形式。1988年獲頒台南市傑出藝術家獎。作品曾獲1983年加州West Wood國際雕塑首獎。徐翠嶺的創作以低溫燒造、扭曲變形且色彩艷麗的抽象造形為特色,並強調樂燒、鹽燒和煙燒的特殊質感表現。 出處:莊秀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