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件紙本水墨設色作品,繪一禿頭赤腳人物,腰繫錢囊,左、右手各拿一串吊錢,戲弄腳下三腳蟾蜍。劉海戲蟾為民間傳說,相傳道教祖師廣陽劉真人,收服千年金蟾,三腳蟾能吐金錢救濟窮人,故有招財之寓意,為民間所喜畫題。本件作品殘損處頗多,人物衣紋亦有補筆痕跡,整體來說衣紋線條粗濃厚重,有稜有角,對比人物波浪捲髮與濃眉方臉,簡化形象中具有相當戲劇效果,尤其是三腳蟾蜍背上豎立的直毛與朝天眼鼻,更像是被吊錢懾服般靜止不動,令觀者印象深刻。 從右方款識可知,作者玉泉居士「達五關倫」仿墨林黃玉如先生法,寫此圖於臺陽磺溪官舍。下鈐朱文滿文印,可知「達五」、「關倫」應為滿語拼音轉為漢字,故書寫兩兩相聯形如花押狀。滿人受蒙古人影響,稱名不道姓,正式名字中通常不包含姓氏。然下方滿文印讀作兩個平舌音,查滿人姓氏無此,也有可能作者玉泉居士是當時以滿人簽名為尚的漢人官員,籍貫「解梁」,山西人。癸酉年,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年間,臺灣府下設有四縣二廳,其中彰化縣城位於半線堡內,即今日彰化縣彰化市府前、平安、中和、光復等里,作者所言磺溪官舍,或在其中。 款識:「歲在癸酉瓜秋望後之囸(日),仿於墨林黃玉如先生寫法,於臺陽磺溪官舍之樂耕園翠雲亭半石山樓,解梁玉灥居士達五關倫」。鈐印:引首章白文「靜鑑」、朱文滿文印、白文「達五關倫」、下一隨形章印文漫漶不識。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