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村景

村景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席德進(1923–1981),四川省南部縣人。在「(四川)省立技藝專科學校」就學期間師從龐薰勤(1906–1985)學習素描,並經其介紹認識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1869–1954)與畢卡索(Pablo RuizPicasso,1881–1973)等人之繪畫。就讀杭州國立藝專期間,受到林風眠(1900–1991)較大的影響,1948年畢業之後,經由同窗好友吳學讓(1923–2013)介紹來台任教於嘉義中學;〈村景〉即是席德進初到台灣的作品。這也是現存席德進水彩畫中較早的一幅,對於探討席德進水彩畫歷程的原初起始,有較重要的意義。 〈村景〉以台灣鄉間農舍實地寫生,構圖約以三分之一的比例區分天地與農舍;右邊的房子較大而左邊的較小,賓主關係與空間層次較分明。中規中矩的構圖反映了學院訓練的成果,這也是日後的席德進成熟時期寫生風景畫的主要構圖模式之一。在以鉛筆勾勒輪廓之後,席德進再以水彩設色,技法既有渲染也有乾筆或撞水撞色,惟筆觸略嫌慌亂。關於這點,席德進說:「我畢業以後,畫得並不好,很拙劣,比起來,現在美術系的學生,一畢業就畫得很好,很漂亮。但是,我想,我的 拙劣是好的,我是慢慢的在尋找自己,…。」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席德進
日期
年代: 1949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