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屋

紅屋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1966年返國後,席德進開始台灣民間藝術與傳統建築的尋訪,他說,相較於故宮中的收藏,廣大民間鄉野裡沒沒無聞的珍寶,才真正表徵了中國文化精神。作為一個海歸畫家,他大聲地喊出「傳統是我內在的能源」,強調以傳統蓄積在現代創作藝術的能量,他深信創作者對歷史和現代精神的了解和突破,能夠將傳統由包袱轉為支柱。他的足跡踏遍了台灣的海涯山巔,旅次中引他著迷的自然風光景致和文化地景,一一攝入他的鏡頭,並在手中去蕪存菁地展現於畫上。 《紅屋》以席氏最擅長的水彩,淋漓盡致表現了他的個人風格。渲染技法加上大筆橫掃平塗,幾道青紫色帶出了遠山依依的層次,濃重的墨綠將距離拉近,界定出中景水岸與餘白的水面,略有中國畫傳統一河兩岸式構圖的意味,盡現水岸脈脈的潤澤空氣感,中遠景如此推移出廣袤的空間,彷彿可以一直向畫面深處走進去。全畫的重心落在畫幅下方,綠茵地上簇擁著墨瓦紅磚的老屋聚落,大小高低不同座向的組合極為有機,像是穩穩扎根在土地上,質樸而溫暖地矗立天地間,反映承繼自古典的宇宙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席德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