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橫貫公路-2(太魯閣全貌)

橫貫公路-2(太魯閣全貌)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橫貫公路-2(太魯閣全貌)

本幅作品是馬白水《橫貫公路》六幅連作,作品顯現中西合璧的表現形式。同樣面對「自然」,以自然為題材,在西洋稱為「風景畫」,在我國則定名為「山水畫」,中、西對於「自然」美學理念發展的不同,創作媒材使用的不同,表現方法亦有別,註定繪畫面貌的互異。我國山水畫「以線整面」的表現方法,發展了千年之久,以至今日,間或有「以面整面」(如大斧劈皴)的形式出現,終究處於弱勢地位,無從取代前者。西洋到了「印象派」崛起,發展出「以線整面」的表現形式,與國畫不謀而合,但無直接關係。其間的差別亦多。近代改革國畫的呼聲一起,中西融合的努力就得到有識藝術家的嘗試和實踐。馬白水是中西合璧的提倡者和實踐者。馬白水認為水彩畫的性質和水墨畫的性質極其類似,使用的媒材亦復相同,應該可以尋求互通的立足點。本幅作品,是其實踐的見證。本幅作品,以中國畫家強調的「山形漸漸移」的變換視點的觀念,繪成連作。畫面是以濃重的輪廓統攝全境,分明的頓挫、強弱、急徐、粗細,給予線條生命化,充分表現了國畫皴筆的內涵。另外,又以此來隔離色面,達到單純化的效果。就空間而言,其重心在於中景。中景表現了多變化的複雜性,用以鎖定視覺的焦點,山頂互相掩護,也增加了畫面的變化,崢嶸中製造了更多的空間。本幅作品,前景非常扼要單純的造型和後景以平塗幾近無變化的塊面,天空混沌柔和,共同襯托出中景的主宰地位,前後空間就有了明確而妥切的定位。 馬白水常說的繪畫理念:「許多的美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大醜」。以單純造型烘托複雜的主題,讓單純和複雜的相對功能互相掩護,互相對話,畫面就會靈動起來,才能成功的為「美」造勢。本幅作品,以塊面構成,色彩明潔,畫面清爽,依木了然,甚覺舒暢。 出處:劉坤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橫貫公路-2(太魯閣全貌)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200000067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馬白水
日期
年代: 1982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