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趙無極的妻子美琴(May)辭世人間,對他而言,這無疑是很大的打擊,為了調適悲傷的心情,藝術家擱筆了一年半後,才重新開始工作,1973年進行油畫創作,在瑞士沙納泰爾藝術史博物館舉辦展覽,到了1975年則展出非常多的畫作。趙無極在《自畫像》一文說:「在詩歌中,我最欣賞的,是在詩句之間遨遊的自由感覺。每個詞在統一的整體中找到它的位置,融入整體,在那裏無憂無慮地漫步、停止、倒退和呼吸。我們在一點上頓住,那是寧靜的美妙時刻,一如畫中的空白。」 本作品為銅版腐蝕畫,揮灑的筆觸與潤澤淡雅的色調深具中國水墨之美,自在不受限制的構圖與佈局則蘊含抽象油畫風格,最先引起我們注目的,是作品中央細密繁複的線條,來回流動的黑色筆勢引領著觀者的視線,從中央漸漸向四周延伸, 畫面左側的蒼勁筆觸,遠看宛如自由飛翔的白雁,一同飛向更遼闊的天空,牠們無憂無慮十分自在,作品裡留白的部分,使觀者增添想像的趣味,如趙無極的文章所言,在詩歌裡,人可以在字句之間漫步、停止、呼吸,藝術家的畫作也是如此,使人恣意想像並遨遊其中,整體而言,畫作深具詩意且流露純真之感。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