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勝(1960-),生平待考。 本作主體非常明確,以誇張戲劇化表現的鯉魚為主角,葉長勝用膨脹的肚子、可見到魚骨的後半身帶出鯉魚的病態,並以防毒面具、沒入黑暗的過濾器及幽暗的黑色影射受汙染的水體,讓觀者透過拼湊的圖像意識到水汙染的嚴重性,進而同情水中生物在惡劣環境下的無助與痛苦;底下的藍色文字,葉長勝用觀者既定的色彩印象帶出提問,不僅與背景形成對比,也讓人能夠將上述元素串連,達到敘事的目的。 綜觀表現手法,葉長勝在作品使用了對比與漸變,前者可從高飽和的主體與黑色背景的鮮明層次觀察到;後者則用以表現不同元素的質感,如:魚鱗、面罩、魚肚……等,或是作者刻意營造之效果,像是融入背景的過濾器末端,用柔性的暗喻帶出水中生物深深的絕望感。 出處:林建志、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